出世、入世与禅修
佛教的修行,本质上可分为三步:首先是拨邪念归正念(相当于“戒”),然后是化繁念为一念(相当于“定”),最后是由一念达无念(相当于“慧”)。所谓“无念”,就是念而不念,不念而念,就是躬行不辍而一念不生,一念不生又躬行不辍;也就是“寂而常照,照而常寂”。在这种状态中,便能生发无与伦比的般若智慧。其实,这第一步,正是“世间法”;这第二步,属于过渡阶段;第三步,正是“出世间法”。
为什么“出世间法”必须以“世间法”为基础?因为只有首先真正成为一个心灵纯正的好人,才有可能超凡入圣。也就是说,唯有“正念”才入“正定”,唯有“正定”才生“正慧”。倘若满身恶行,满口秽语,满脑邪念,便绝不可能超凡入圣,纵然能够“超凡”也必定只能“入魔”。
“出世间法”讲无善无恶,是在修行人达到纯善无恶的境地来讲的。这是教导修行者一方面躬行善举,另一方面又不住“善相”(即不要想着自己在行善)。这样才能达到“无缘大慈”(即不分爱憎地行善)、“同体大悲”(即不分彼此地救苦)的最高精神境界。
如果还没能做到“拨邪念归正念”,便口口声声讲“无善无恶”,岂不是纵容邪恶?正因为如此,“世间法”必须讲有善有恶,以诱导人们弃恶从善,净化心灵;只有达到纯善无恶的境地,才能修习“出世间
法”无善无恶、是法平等的最高真理,以保证入圣不入魔。
我也来说两句
查看全部回复
上一篇 :于是家里又成了小人国
下一篇 :千年的同一个问题